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科普基地» 科学健身指导» 科学健身知识

运动处方的起源

运动处方的起源

image.png

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可追溯到我国战国(公元前475~公元前221)的作品《行气玉佩铭》。这块玉佩上刻有45个字,郭沫若译为:“行气,深则蓄,蓄则伸,伸则下,下则定,定则固,固则萌,萌则长,长则道,道则天。天几舂在上,地几舂在下。顺则生,逆则死。在中国2000多年前就指出运动则生,不运动则死的道理,即现代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。战国末年荀子提出养备而动时,则天下能病,养略而动罕,则天下能使之全。从而明确指出对于健康的重要性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形劳而不倦”“久视伤血”“久行伤筋”“久立伤骨”“劳倦伤脾

image.png

除了有上述这些精辟的理论之外,我国还有丰富的运动形式。早期的资料有汉代(公元前168年)《导引图》。这套帛画彩图是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,描绘了各种年龄的人做收腹、踢球、深呼吸等各种动作40多处。这些动作大体可分为呼吸运动、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3部分。


image.png

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中提到,在陶唐朝代已用舞蹈来治疗气郁瘀而滞着,筋骨瑟缩不达之症。

华陀在继承庄子吐故纳新,熊经鸟申的法则基础上,创立了一套既可合又可分的医疗体操——五禽红。它是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5种动物的姿态和行动特征,象形编制的。

晋代养生家葛洪,在总结古代导引术和华佗《五禽戏》的基础上,创编了外养外养即形体锻炼方法,它是由龙导、虎引、龟咽、燕飞、蛇屈、猿据等动作组成。

image.png

明清时期,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八段锦,它是由两臂或单臂上举,马步左右开弓,头部左右旋转,摇头摆臀,弯腰两手攀足,马步左右出拳,足跟上提8个动作组成。

image.png

在古本易经里的动作,均是仿效古代的各种劳动姿势而演化成的,如舂米、载运、进仓、收囤和珍惜谷物等动作,均以劳动的各种动作为基础。活动以形体屈、伸、俯仰、扭转为特点,达到运动效果。其他的一些运动,例如十二段锦、八段锦、太极等都可以看成早期运动处方的形式。




TOP